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称,近日,发改委会同住建部,联合召开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座谈会,深入分析城市内涝原因,提出相关工作建议。 会议指出,近年来我国不少大城市多次出现严重内涝的原因,除与极端天气频发有关外,更重要的是,城市建设“重面子不重里子”,长期以来对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重视不够。 一是城市规划和建设重地上轻地下。地面规划与排水防涝的实际脱节,对排水防涝设施考虑不足;在城市快速扩张中不重视生态系统尤其是水系统的保护,加之城区硬化面积大量增加,阻碍了雨水的自然渗透和蓄积。 二是大多数城市排水设施严重不达标。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属于公益性设施,主要依赖政府投入。由于其投资量较大,地方政府投资能力有限,资金缺口大,建设标准低。多数城市排水管网达不到国家《室外排水设计规范》要求。 三是排涝体系不完善导致无法形成有效排涝能力。某一水系的其中一段建设滞后,使得整个排水系统无法形成完整体系。城市新区、郊区由于客观存在一定的建设开发周期,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完善的排水体系。此外,设施维护和应急能力不足,也增加了城市暴雨内涝的发生几率,加剧了暴雨内涝的影响程度。 会议认为,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,全国80%以上的经济总量产生于城市、50%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,城市人口将逐步达到70%左右。城市发生暴雨内涝,既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又严重影响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,损失难以估量。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的顽疾,是一件民心所向的民生工程,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安全、保障城市正常运转,具有重要意义。同时,也是加强补短板建设的重要内容,有利于促进有效投资和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驾护航。 会议提出,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治理进度。 一是要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。地方政府要统筹使用城市建设维护资金、土地出让收益、城市防洪经费等,保证必要投入。 二是要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、政策性金融及各级各类引导基金的作用,进一步探索建立城市排水防涝设施项目社会化、商业化运作模式,推广应用PPP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,拓展多元化筹资渠道。(新华网)
|